此五段是后代人为《女孝经》写的序言,讲述孝道贯穿百行,无论对男子还是女子都非常重要,而女子学习孝道尤其不可小视,因为它关系着一生的得失荣辱。介绍了《女孝经》的结构,先开宗明义,后阐明不同身份女子尽孝的重点,再按人际关系和事例,分类说明为人妇行孝道的具体做法。
孝作为一种品德是非常伟大的。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建立了孝的体制,孝的义理贯通天地;根据事物的不同分类各顺其位,孝道的规范包罗万象。有生命就有伦常关系,伦常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。有伦常关系就有孝道,孝的确贯穿于各种品行之中。孝的作用是很大的。如果才德出众的君子可以践行孝道,而不能指望平民妇女履行孝道。岂知妇女...
男子由于是在自家长大,与家人同气连枝,男子的孝道从孩提时候就培养了;女子是嫁到异姓的不同家族去,女子的孝道还要从对自家长辈的孝顺,类推到对夫家长辈的孝顺。虽然嫁到夫家后就是夫家的人了,但孝心并非天然形成。女子的妇德有相同的标准,受到冷遇依然保持温和容颜,坚守节操忠贞不渝,夫妇和睦家室和谐。但贤淑的女子不...
讲孝道的典籍有很多,《孝经》这本书实在是简明扼要,仅有十八章,却义理透彻注重根本。这本书是孔夫子留下的言论,孝子们遵循的教训。唐朝郑氏,内心感慨,认为《孝经》中没有讲闺门的篇章,对女子的孝行未详细讲述。虽然道理没有差别,但男女如同天地一样有别,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,但对男女的要求是有差别的。于是效仿它的章...
首先是开宗明义章,说明一个孝字通达天地人三灵,揭示孝的本原;其次是后妃章,解释《关雎》中喜爱窈窕淑女的含义;再次是夫人章,明白要专心一意守护宗庙;然后是邦君妻章,明白要遵守礼法以传承祭神供祖的仪式;再后是庶人妻章,通过蚕织劳作明白道义和利益;这些是概恬性的内容。接下来,事舅姑章,讲对公婆的爱敬是从对父母...
本书有的引经据典说明义理,有的援引史实例证说明。虽然语言不够典雅纯正,但意在真诚恳切地止恶劝善。以曹大家(班昭)的口吻,反复告诫说明,就像孔子和曾子讨论疑难问题一样,循循善诱而井然有序。上表启奏皇帝,下诏颁布天下,有益于改善社会风气,是世间的珍品。典籍文字不免错讹,期待有人能雕琢辞句使文彩更加华美。用楷...
后汉书是南北朝时期偏安江南的宋朝官员、著名史学家范晔撰写的东汉史书,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,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,合称前四史。后汉..